苏轼的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固然脍炙人口。而同时期的《梦粱录》、《东京梦华录》里,则开始出现大量以“饼“命名的市井小吃。
对于农耕文明来说,粮食作物有着重要的生存意义,是祭祀必不可少的物品。而小麦面粉以其优异的可塑性,和糯米制品一起,被揉捏成各种形状,承包了中国人祭祀的大部分道具:春节的春饼、饺子、馄饨、年糕;元宵的汤圆、元宵;二月二的葱饼;清明的青馃;端午的粽子、煎堆、打糕;七夕的巧果;重阳的花糕;冬至要吃麻糍、擂圆、糯糕……
潮汕地区年节时吃的红桃粿丨图虫创意
但在大多数人为了温饱而艰苦求生的漫长历史岁月里,这些东西也仅仅只是祭品而已,并没有发展出多么复杂的烹饪技术,也没有为了滋味而精进的动力。到了宋朝,原本的祭祀物品被改造成了街边贩卖的小吃,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特征。而那些精工细作的“饼“恰好赶上这样的时代红利,成为兼具祭祀和食用双重价值的食品。
不过没有任何证据表明,苏轼诗句笔下的“小饼”,和两宋文人笔记里的小吃,采用了类似胡饼的烘焙方法,也不能证明这些民间的“闲食”与节令之间发生的相关性。
也许,苏轼的“小饼”,采用的烹饪方式是蒸。它的外形,可能更类似于今天的饴糖馅甜包子。
红糖包子丨豆果美食网网友沁渟
而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大环境下,“家天下”的概念也在这一时期成熟。宋代以前,文人士大夫在中秋节望月、怀远的情致,在民间进一步演绎出了拜月、团圆的习俗。出于祭祀和分享食用的双重需求,人们对月饼的外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